国家 -> 神圣罗马帝国 (962 - 1806)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17.0
Info: https://www.ebay.com/itm/134949217091 2024-03-05
GERMANY 1821 3 MARIENGROSCHEN 1/12 THALER HANNOVER HORSE SILVER WORLD COIN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66.0
Info: http://www.ebay.com/itm/302369504675 2017-07-10
GERMANY-BAVARIA 1843 2 Thaler (3 1/2 Gulden) Silver Crown VF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114.0
Info: http://www.sixbid.com/browse.html?auction=1066&category=21737&lot ...
Germany, Brunswick, Georg III (1760-1820), Gulden or 24-Mariengroschen, 1798 plm, crowned shield, rev. value and date (KM 341; Wel.2817), good very fine, toned
  神圣罗马帝国 (962 - 1806)from the Wikipedia Read original articl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聖羅馬帝國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Imperium Romanum Sacrum(拉丁文)

 

962年-1806年
帝国国旗 双头鹰
國歌
(无官方国歌)
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皇室颂歌,1797年)
"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
神圣罗马帝国位置图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的變遷
首都 无官方首都[註 1]
常用語言 多种语言[註 2]
主要宗教 罗马天主教
新教[註 3]
政体 选举君主制
皇帝
- 962–973 奧托一世(首任)
- 1792–1806 弗朗茨二世(末任)
立法機構 帝国议会英语Imperial Diet (Holy Roman Empire)
歷史時期 中世纪
近代
 - 奧托一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英语Coronation of the Holy Roman Emperor 962年
 - 康拉德二世成为勃艮第国王 1033年2月2日
 - 奥格斯堡和约 1555年9月25日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
 - 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2日
 - 弗朗茨二世退位 1806年8月6日
人口
- 1200年估計 5,000,000[1]
- 1500年估計 16,000,000[2][3]
- 1618年估計 21,000,000[4]
- 1648年估計 16,000,000[4]
- 1786年估計 26,265,000[5]
繼承自
繼承國
Karl der Große 800.jpg 中法兰克王国
Ludwig der Deutsche.jpg 东法兰克王国
莱茵邦联 Blank.png
奥地利帝国 Flag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svg
普鲁士王国 Flag of the Kingdom of Prussia (1803-1892).svg
萨克森王国 State flag of Saxony before 1815.svg
荷尔斯泰因公国 Holstein Arms.svg
奥尔登堡公国 Civil flag of Oldenburg.svg
汉堡自由汉萨市 Flag of Hamburg.svg
罗伊斯-格赖茨公国 Flagge Fürstentum Reuß ältere Linie.svg
梅克伦堡-什未林公国 Mecklenburg Landesflagge zur See Kaiserreich.svg
瑞典波美拉尼亚 Naval Ensign of Sweden.svg
黑森选侯国 Flag of Hesse.svg
拿骚-奥兰治-富尔达公国 Wappen Fürstentum Oranien-Nassau-Fulda.jpg
瓦尔德克公国 Flag of Waldeck before 1830.svg
萨克森-魏玛公国 State flag of Saxony before 1815.svg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公国 VlagSGA.svg
今屬於

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拉丁语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6],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国家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历史[编辑]

形成[编辑]

293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半,此後帝國分分合合,直至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寻味的是,东、西罗马帝国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声共气。此后几十年间,罗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国亚拉里克一世汪达尔人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解体,末任罗马皇帝自己发出退位诏,宣布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东罗马帝国却得以保留,即后来史称的“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虽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特人废黜。然而罗马人巴黎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的某部首领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王国达到鼎盛,征服國土範圍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亞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800年,查理曼在羅馬禮拜時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整個法蘭克王國也被稱為查理曼帝国。 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7][8]。西罗马帝国就此以皇位转移至法兰克国王的形式复辟。查理曼帝国至少在理论上奠定了后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取消为止。教宗利奥三世认为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誌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三分帝国[编辑]

843年, 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今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王朝[编辑]

查理曼死後,西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始终由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君主轮流拥有。 加洛林王朝的皇冠最初在西法兰克东法兰克之间争夺不休,先是作为战利品先后落到西边秃头查理和东边胖子查理。然而888年胖子查理死后,加洛林帝国分裂了,此后未恢复。根据Regino of Prüm的说法,帝国的每一部分从自己内部选出了一位“小王”(kinglet)。 然而,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之后,加洛林帝国自此瓦解,再也没有统一。自胖子查理之后,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拥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国王的实际统治范围极其有限,仅限于意大利东北部,而那些国王几乎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本土贵族,最后一位这样的皇帝是死于924年的意大利的贝伦加尔一世

奥托王朝(又称萨克森王朝)[编辑]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当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于911年去世后,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的成员作为路易的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Conrad of Franconia)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 (德意志)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奧托繼位为東法蘭克國王。

亨利死于936年,但他的后代——奥托家族的国王们继续统治了东法兰克王国一个世纪左右。亨利指定的继承人奥托一世于936年在亚琛被选为国王[9]。他平定了一系列由其长兄和一些公爵发动的叛乱。在那之后,国王成功地掌握了公爵的任免权,并常常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在955年,奥托一世在对阵马札尔人列希菲德战役中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10]。在951年,奥托一世帮助阿德莱德(Adelaide),一位意大利的寡妇王后击败了她的敌人。他接着娶了她并控制了意大利。

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奥托王朝奧托一世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从那时起,日耳曼王国的事务就与意大利和罗马教廷的事务缠绕在一起了。奥托的加冕仪式使日耳曼国王们成为了查理曼帝国的继承人,并通过帝国继承原则也使他们成为古罗马的继承人。

王国没有固定的首都,而且国王不断往返与各个住处之间来处理政务(被称为Kaiserpfalz)。然而每位国王都有偏爱的地点,对奥托一世来说是马格德堡。王位继续以选举的形式传递着,不过在国王们死亡前,他们的子嗣常常被选为下一任国王,这就使他们的家族长期保有王位成为了可能。这一特点一直持续到12世纪萨利安王朝结束。

这也重新引发了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冲突,尤其是在奥托一世的儿子奥托二世自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之后。尽管如此,奥托仍然以迎娶拜占庭公主提奥法努(Theophanu)的方式保持了与东罗马帝国的联姻关系。他们的儿子奥托三世把注意力放在了意大利和罗马教廷上[11],并开展了广泛的外交,但是他却于1002年英年早逝。继位是他的表亲亨利二世,他则專注于德意志内部事务。

法兰克尼亚王朝(又称萨利安王朝)[编辑]

1024年罗马帝国奥托王朝的皇帝亨利二世去世后无嗣,来自法兰克尼亚的康拉德二世当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1027年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王朝统治期间,与教皇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叙任权斗争。1125年末代君主亨利五世去世,没有子嗣,王朝终结。

主教叙任权之争[编辑]

国王们常常雇佣主教管理行政事务并决定进入教会任职的人选[12]。在克吕尼运动(Cluniac Reforms)初期,罗马教廷愈发认为此种越权行为不妥当。很关心克吕尼改革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决心反对此类行为,于是引发了与国王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13],后者反对教皇的干涉并劝说主教们废黜了教皇。教皇反过来也开除了国王的教籍,宣布废黜国王并解除了亨利的忠诚宣誓[14]。国王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只好强迫自己于1077年进行了著名的卡诺莎之行[15],并以背负耻辱的代价使自己恢复了教籍。与此同时,德意志的公国们已经选出了另一位国王:斯瓦比亚的鲁道夫(Rudolf of Swabia)[16]。亨利成功地击败了他,但最后又遭遇了更多的起义、重新被开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儿子发动的叛乱等劫难。他的次子亨利五世于1122年成功地与教皇和主教们达成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17]。帝国的政治权力被保留了,但这次冲突显示了所有统治者的权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关教会的,并取消了国王此前享有的圣人身份。教皇和公国们自此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兴盛[编辑]

霍亨斯陶芬王朝[编辑]

法兰克尼亚王朝结束于1125年亨利五世的死亡,公国们并没有选出国王的血亲当国王,而是选择了洛泰尔二世,一位影响力颇大的老萨克森公爵。当他在1138年去世时,公国们再一次把选择继任的目光放在了更有影响力的家族上。因此他们并没有选择洛泰尔偏爱的继承人: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的“骄傲者”亨利,而选择了霍亨斯陶芬家族康拉德三世,一位萨利安家族的近亲。此事引发了两家族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冲突。康拉德剥夺了韦尔夫家族的财产,不过在1152年他死后,他的侄子“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继位并与韦尔夫家族握手言和,返还了他的表亲“狮子”亨利(Henry the Lion)的财产,虽然数量已少于往日。

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统治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土地借给家臣(ministerialia),腓特烈希望他们会比公爵们更可靠。这一新兴阶级最初是主要服务于战争的,他们后世骑士阶级的前身,也是帝国权力的根基。霍亨斯陶芬王朝时期帝国的另一本质性变化是在隆卡格里亚建立的整个帝国的新秩序。此举一方面是要废除众多公爵的私人封地,另一方面也试图将皇帝的臣子们归于同一个合法的司法和公诉体系之下,这正是现代“法制”理念的前身。另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新式城市体系的建立——由皇帝和本地公爵共同完成。这一理念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人口剧增,同时也是为了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重点地区,在以前城市只形成于古罗马的地基或主教辖区之上。包括弗莱堡在内的一些城市建立于12世纪,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很多后世城市的经济发展模板,如慕尼黑。

腓特烈于1155年被加冕为皇帝,他强调了帝国的“罗马性”(Romanness),部分上是为了证明皇权(已被加强)独立于教权的合法性。1158年在隆卡格里亚举行的帝国大会根据东罗马帝国的《民法大全》再次声明了皇帝的各项权利。皇权自主教叙任权之争以来一直被当作与王权同等来看待,不过在隆卡格里亚首次被枚举罗列出来。这一广泛的权力范围包括筑路、制定关税、铸币、惩罚性收费和公职人员的任免。这些权力可以明确地在罗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举意义深远。

腓特烈的政策主要针对意大利,他在北意大利与一些日益富裕和独立的城市发生了冲突,尤其是米兰。他也由于支持一位少数派候选人反对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卷入了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腓特烈在1177年与教皇握手言和之前,支持了一系列伪教皇。在德意志,皇帝多次在公国和城市等竞争对手面前保护狮子亨利(尤其是慕尼黑和吕贝克)。不过亨利对腓特烈政策的支持并不太强,在意大利战争进入到危机时刻时,亨利拒绝了皇帝的军事支援请求。当腓特烈回到德意志时,愤怒的他对亨利公爵提起了诉讼,使亨利的土地全部被没收。

在霍亨斯陶芬王朝期间,德意志的公国们靠着帝国西部巧舌如簧的农民、商人和工匠(包括基督徒和犹太人),成功地、和平地推动了向东方土地定居的进程,此前由西斯拉夫人定居或无人定居。这些土地逐渐的日耳曼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19世纪种族偏见出现之前并不能被合理地解释。凭借定居地的东扩,也由于本地斯拉夫统治者与日耳曼人的通婚,帝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最终到达了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同时,条顿骑士团在1226年被马佐夫舍的康拉德公爵(Duke Konrad of Masovia)邀请到普鲁士来促使普鲁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条顿骑士团国和他的日耳曼继承者普鲁士王国从来就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在1190年红胡子腓特烈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死于小亚细亚。他的儿子和继承人,亨利六世统治期间,霍亨斯陶芬王朝达到了巅峰。亨利将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俘虏了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并在1197年去世前试图建立君主世袭制。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虽然已经被选为国王,但只是一个生活在西西里的小孩子,德意志諸公国决定选择一位成年国王,出現“红胡子”腓特烈的幼子斯瓦比亚的菲利普(Philip of Swabia)和狮子亨利的儿子不伦瑞克的奥托(Otto of Brunswick)两位人选竞争王位的局面。1208年,菲利普在一场争吵中被谋杀,奥托赢得了短暂的胜利(注:奥托四世在位期间为韦尔夫王朝),直到他也开始宣称西西里的王位。教皇英诺森三世惧怕帝国和西西里的威胁,于是支持西西里的国王腓特烈二世(注:即前文中亨利六世之子)进军德意志并击败了奥托。虽然他出征德意志之前将西西里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亨利,但在他胜利之后,腓特烈并没有履行他保持两个国家分离的诺言,仍旧保留自己对西西里的实际控制权。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220年腓特烈加冕为皇帝。教皇惧怕腓特烈集中的大权,最终对他施以绝罚。另一方面,腓特烈曾承诺发动十字军东征,但却一再推迟。他雖被开除教籍,腓特烈还是在1228年领导了十字军东征,這次東征结束于一系列谈判并使耶路撒冷王国(Kingdom of Jerusalem)短暂复国。皇帝与教皇的冲突日益加剧,最终在教皇的支持下德意志诸国选出了一位新国王(注:即腓特烈二世)。

帝国中唯一一个王国——波希米亞王國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势力。在1212年,皇帝腓特烈二世颁布西西里金玺诏书,承认了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一世(自1198年开始使用国王头衔)及其后代的王室头衔,并将波西米亚公国晋升为王国。捷克国王从此被豁免了除参与帝国会议之外的所有义务。

除了他的帝国要求之外,腓特烈的统治期是帝国中央集权瓦解的转折点。当他专注于将西西里建立成一个现代的中央集权国家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德意志并给予了德意志的公国和主教国们广泛的特权:在1220年的Confoederatio cum principibus ecclesiasticis中,腓特烈下放了很多权力给主教,如制定关税、铸币和设防。在1232年的Statutum in favorem principum中又将大部分上述特权分给了世俗地区。虽然事先这些特权很多都已经存在了,但现在它们被广泛而一次性地授予。腓特烈希望能以此再他专注于意大利事务期间,德意志的公国们能帮他维持好阿尔卑斯山(Alps)以北的秩序。1232年的Statutum in favorem principum中首次将德意志的公爵们称为domini terræ,即他们领地的主人,这也是政治术语一次非凡的进步。

大空位时期[编辑]

腓特烈二世于1250年死后,德意志王国(German kingdom)分裂于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和另一位国王荷兰的威廉(William of Holland,死于1254年)手中。康拉德死后便是大空位时期(Interregnum),在这一时期没有一位国王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公国们就此得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甚至变为更加独立的统治者。1257年后,王冠在归尔甫派(Guelph party)支持的康沃尔的理查(Richard of Cornwall)和卡斯提尔的阿方索十世之间展开了争夺,后者被霍亨斯陶芬派承认,但是从未踏上过德意志的土地。1273年理查死后,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公爵。

哈布斯堡王朝与卢森堡王朝[编辑]

对于当时的德意志贵族而言,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可谓理想的傀儡:空有辉煌的家世(腓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却年老(即位时55岁)力弱(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只在上勃艮第有零散的领地)。然而他们都低估了这位伏枥老骥的雄才大略:1276年,鲁道夫一世以违反小特权为由,向擅自吞并巴本堡领地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宣战,最终在两年后于杜恩克鲁特战役击杀对手,成功将地域广大的奥地利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从而一跃成为与波希米亚不分伯仲的德意志强藩。此后,帝国皇冠就几乎一直在波希米亚国王(主要出身卢森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转,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从兄长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卡尔五世手中接过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大公国。兼任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则一直垄断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然而这个时期即便是皇帝已经拥有了(相对于其他诸侯的)强大实力和广大的世袭领地,神圣罗马帝国的集权化道路依旧是举步维艰: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纳入家族领地的行径遭到了封建贵族的一致反感,以至于其驾崩之后,当选为罗马王的不是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而是拿骚的阿道夫;控制了波希米亚上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广大领土的卡尔四世所能做到的,只是颁布金玺诏书,确认诸侯的特权,以防止对立皇帝的出现和内战的爆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帝国改革可谓走得最远,但也仅仅是通过帝国议会与封建军制的改革、帝国统治院和帝国管区的设立,以产生一个由贵族所治,为贵族所服中央政府,而这个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后来的宗教改革中被搅的支离破碎;至于世界霸主卡尔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艮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德意志贵族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胞弟费迪南一世。

衰落[编辑]

神聖羅馬帝國到了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皇帝因为皆為家族少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聯姻取得王位和帝位,因此缺乏强大的王室领地,来作为税收来源和王权扩张的基础,對於皇帝名義上可向帝國內成員收取的只有定額軍事徵收税。帝國的原始設計是依靠教會提供權威和支援來成立,但隨著皇帝和教會這個最大合夥人決裂、鬥爭,使得皇帝的實力和權威一口氣被掏空,權力逐渐衰弱。

政治格局的变化[编辑]

13世纪同样见证了土地管理方式向中世纪晚期过渡的整体性变化,以损失贵族封建制度为代价,为政治权力转移到冉冉升起的资产阶级手中做了准备。 金钱除了用于支付人头税以外,开始更多地代表农业的经济价值。农民更多地开始被要求上交土地税。“所有权”的概念开始代替古代的管辖权模式,尽管它们仍然联系得很紧密。在帝国辖区,权力联系得更紧密:无论是谁拥有了土地的管辖权,其他的权力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时期的管辖权并不包括司法权,事实上后者直到世纪才真正出现。法庭审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和惯例。

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

而因资本主义发展而富庶的北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佛罗伦斯比萨等等,持续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国對日耳曼與義大利其他地区的專注也減弱。

此外,帝国欠缺公认的王室继承法,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选帝侯继任皇帝的纷争,因而导致帝国的内战和陷入无政府状态。继位皇帝必须以武力战胜其他不支持的诸侯,或者必须想办法赢得多数诸侯的拥戴,才能维系皇帝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之下,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各成員國集結成一個核心“国家”之名,实际上却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组织”。

内战[编辑]

1618年6月26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390个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來源請求]三十年战争使得日耳曼的经济倒退了近200年,犹如回到了农奴制的封建时代;又因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可享有自主权。这使得皇权进一步的被削弱,帝国境内的诸侯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有如一个独立的王国。三十年戰爭后,神聖羅馬帝國共有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18]。到了18世纪,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整个帝国形成三百多个大小邦国,神圣罗马皇帝也成了徒有其名的傀儡。

覆亡[编辑]

1789年的神聖羅馬帝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博愛」思潮的擴散,利奥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卻在这时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萨丁尼亞英國荷兰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仑所率領的法國意大利方面军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仑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隻身返國,發動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親自指揮意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仑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佈「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後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仑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仑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意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雷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仑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仑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帝国概况[编辑]

皇帝[编辑]

約1000年左右的神聖羅馬帝國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时(1564-76)的帝国徽章

奥托一世奥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罗马人民的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但由奥托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来自于教皇賦予的「西羅馬的皇帝」稱號,皇帝通过征服意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的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统治者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意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

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在奧圖一世和後代的不斷使其有地區納入、加盟下,從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羅的海,東達今天的波蘭部份,並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亞、奧地利和義大利的北部。打從一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即面臨一個相同的難題,也就是如何保持對德意志和義大利這兩個不同地區的控制,因為兩地中間隔著阿爾卑斯山脈,統合上並不容易。

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功,基本上是受惠於日耳曼和義大利這兩個主要成員。日耳曼人並沒有消除多少野蠻的特性。他們很早就被查理曼征服。帝國也從義大利的文化、科技和貿易等方面獲利良多。義大利人欣然接受由帝國確保的和平與穩定,因為他們曾在五百年前受到入侵。由帝國所提供的保護防衛了羅馬教廷,並且讓義大利的城邦國家得以開始發展。

帝國皇帝的軍隊由教會土地的佃戶所擔任,他們有義務為皇帝服軍役,是皇帝在與教會決裂而失去權威前這些士兵是皇帝軍隊的多數。第二種重要的部隊是由莊園農奴組成的兵團,雖然他們一部分會在接受最好的訓練與裝備後成為騎士,卻不是自由人。第三由帝國分予土地的自由民、軍戶、農民、騎士也有義務服從號召。之外帝國內所有的部隊皇帝理論上皆有權指揮,各公國在皇帝的請求下也會提供軍役的號召。這些軍隊會被用來鎮壓由帝國內貴族和農民所參與的暴動或政爭,也必須抵擋來自北方的維京人和東方的馬札兒人所發動的入侵。

奥托王朝萨利安两朝,皇帝還有实际的权力,帝國軍的指導權讓皇帝在具掌控帝國內成員的實力。

然而,皇帝和教皇之間的對抗,間接的形成了日耳曼的未來命運。這項對抗是關於皇帝對主教職位的授予,和日耳曼境內其他教堂神職人員的任命。教皇葛列格里七世反對這項措施,因為如此一來導致教堂神職人員的職位買賣,成為主要的貪污腐化來源。神職人員的職位常常落到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手裡。在長期數位教皇和皇帝之間的競爭,教皇贏得選擇主教的權利。在這場爭執中,帝國就在日耳曼爆發了內戰。

削弱了皇帝們在日耳曼和義大利的統治權。當皇帝被暫時逐出教會並且投注於對抗羅馬的戰爭時,帝國的政權就已失去效力。在未受到皇帝的干預或幫助之下,地方上的日耳曼親王團結自己的力量並與維京人作戰。在義大利,興起中的城邦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倫巴底聯盟,並拒絕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地位。

因此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1356年卢森堡王朝查理四世颁布《金璽詔書》(《黃金詔書》)以后,皇帝实际由王國境内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他们是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权势的三大教會诸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四大世俗领主:波希米亚国王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滕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本身代表帝國的成員國不再認為皇帝與帝國有實際價值。

在日耳曼和義大利的政權,自此從皇帝身上轉移到地方上的親王和城市。皇帝的軍隊叛亂,佔領由他們駐守的城市和城堡,並宣佈這些地方被解放。而當時的皇帝為重新奪回義大利,對日耳曼地方上的親王作了很多的讓步。到了十三世紀中期,神聖羅馬帝國便已名存實亡,皇位更虛置達二十年。日耳曼的親王只關心自己所保有的東西。義大利的城邦國家並不接受日耳曼的統治者,而且他們也強大得足以防衛自己。

中古時代的皇帝是由日耳曼的親王推選出來的,但僅徒具空名,對地方的控制力遠遠不及他們對自己家族莊園的掌握。幾個世紀以來,日耳曼只能算是歐洲的一股小勢力。

16世纪時,哈布斯堡家族试图重振皇权,但因欧洲各国和德意志诸侯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首都[编辑]

神聖羅馬帝國沒有明定的首都,只有國王與皇帝的皇宮所在地,例如:馬格德堡奧托王朝)、施派爾薩利安王朝)、布拉格盧森堡王朝)與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重要城市,如亞琛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皇帝加冕地)、雷根斯堡帝國議會所在地)與紐倫堡(Reichskleinodien保管地)。

人口[编辑]

在公元962年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着470万人口;1000年时,增加到700万人口;到1100年增长到820万;到1200年达到1020万。到1600年人口达到2300万人;到1618年6月之前人口达到2500万,但是自1618年6月26日至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造成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很多地区60%的人口消失,最严重的波美拉尼亚65%、最轻微的西里西亚25%。到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还剩下人口1000余万,之后一直没恢复到2500万人口[來源請求]

1500年神聖羅馬帝國主要城市 [19]
排名 城市 人口
1 米蘭(Milan) 100,000
2 布拉格(Prague) 70,000
3 熱內亞(Genoa) 58,000
4 根特(Gent) 55,000
5 科隆(Köln) 45,000
6 紐倫堡(Nürnberg) 38,000
7 布魯日(Bruges) 35,000
8 布魯塞爾(Brussels) 33,000
9 安特衛普(Antwerp) 30,000
9 奥格斯堡(Augsburg) 30,000
9 瓦朗謝訥(Valenciennes) 30,000
12 布雷斯勞(Breslau) 25,000
12 呂貝克(Lübeck) 25,000
12 皮亞琴察(Piacenza) 25,000
15 雷根斯堡(Regensburg) 22,000
16 斯特拉斯堡(Straßburg) 20,000
16 烏特勒支(Utrecht) 20,000
16 維也納(Wien) 20,000

与东罗马帝国的关系[编辑]

实际上,神圣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没什么直接关系,这里说的罗马帝国应与神圣罗马帝国加以区别。拜占庭帝国,乃是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迁都拜占庭,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将罗马帝国划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现在为做历史区分常称其为拜占庭帝国。(当时的拜占庭人仍自称为“罗马人”)

东罗马帝国的伊琳娜皇帝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但根据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学家圣狄奥法内斯 (坚信者)所说,这项计划被身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宠臣的埃迪奥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评价[编辑]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神圣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未有过正统的根源与名号,与前罗马帝国几乎无任何关系。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历史上帝国皇座所在地多次变更
    维也纳
    (皇室居所,1483–1806)
    雷根斯堡
    (永恒议会,1663–1806)
    布拉格
    (1346–1437, 1583–1611)
  2. ^ 德语拉丁语意大利语捷克语波兰语荷兰语法语弗里西语斯洛文尼亚语索布语及其他语言。
  3. ^ 信义宗于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后正式得到承认,归正宗则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正式得到承认。这两者为唯一得到官方承认的新教派别,而其他新教派别诸如再洗礼派阿民念派亦在帝国内存在。

参考资料[编辑]

  1. ^ "Atla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strovski, Rome, 1998, page 70
  2. ^ Holy Roman Empire - 1500 - The German Empire
  3. ^ Reich und Glaubensspaltung, Deutschland 1500-1600 by Horst Rabe, p.27
  4. ^ 4.0 4.1 Introduction to Global Politics by Richard W. Mansbach,Kirsten L. Taylor
  5. ^ Nation und Nationalismus in Deutschland, 1770-1990 by Otto Dann
  6. ^ Holy Roman Empire details from World Heritages site
  7. ^ Pagden, Percy. World's at War: The 2,500-Year Struggle Between East and West First. Random House. 2008: 147. 
  8. ^ Bryce, James. The Holy Roman Empire. Macmilan. 1968. 
  9. ^ Magill, Frank. 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 II. London: Fitzroy Dearborn. 1998: 706. 
  10. ^ Magill, Frank. 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 II. London: Fitzroy Dearborn. 1998: 707. 
  11. ^ Magill, Frank. 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 II. London: Fitzroy Dearborn. 1998: 708. 
  12.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01–134. ISBN 0-393-30153-2. 
  13.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01–134. ISBN 0-393-30153-2. 
  14.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09. ISBN 0-393-30153-2. 
  15.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22–124. ISBN 0-393-30153-2. 
  16.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23. ISBN 0-393-30153-2. 
  17. ^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23–134. ISBN 0-393-30153-2. 
  18. ^ Martin, Kitchen.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08: 117. ISBN 0-521-79432-3. 
  19. ^ Bairoch, P.; Batou, J. & Chèvre, P. La population des villes européennes de 800 à 1850. Geneva: Librarie Droz. 198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