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 德意志帝國 (1871 - 1918)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220.0
Info: http://www.noble.com.au/auctions/lot/?id=291339 Estimate $150 S ...
GERMAN NEW GUINEA, ten pfennig, 1894A; also half mark, 1894A. The second holed, first extremely fine. (2)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9.0
Info: http://www.ebay.com/itm/291503856033 2015-07-07
GERMANY 1906-1917 2-5-10 Pfennig-1/2 Mark - Lot of 5 Coins Avg. VF

类别:放入购物车 售价: $243.0
Info: http://www.sixbid.com/browse.html?auction=830&category=18023&lot= ...
Mark, Grafschaft Pfennig, Iserlohn. Slg. Bonhoff 1626. Slg. Lejeune 1194, Slg. Bonhoff 1626. Schöne Patina. Prägeschwäche, sehr schön
  德意志帝國 (1871 - 1918)from the Wikipedia Read original articl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意志帝国
Deutsches Kaiserreich
1871年–1918年
国旗 国徽
(1889–1918)
格言
神与我们同在英语Gott mit uns
Gott mit uns
國歌
德国去死位置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领土
首都 柏林
常用語言 官方
德语
主要宗教 新教 ≈ 63%
罗马天主教 ≈ 35.8%
犹太教 ≈ 1.2%[1]
政体 联邦君主制英语Federal monarchy
(至1918年10月)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918年10月至11月)
皇帝
- 1871–1888 威廉一世
- 1888 腓特烈三世
- 1888–1918 威廉二世
宰相
- 1871–1890 奥托·冯·俾斯麦(首)
- 1918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末)
立法機構 帝国议会
- 联邦议院 帝国参议院
歷史時期 新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
 - 统一 1871年1月18日
 - 立宪 1871年4月16日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
 - 德国革命 1918年11月3日
 - 停战协定 1918年11月11日
 - 威廉二世退位[2] 1918年11月28日
 - 凡尔赛条约 1919年6月28日
面積
- 1910年 540,857.54 平方公里
人口
- 1871年估計 40,050,790
- 1890年估計 49,428,470
- 1910年估計 64,925,993
  密度 120 每平方公里
貨幣 邦联银元、南德意志金元、不莱梅银元、汉堡马克、法国法郎
(至1873年共同使用)
黄金马克
(1873–1914)
纸马克
(1914–1918)
繼承自
繼承國
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 普鲁士王国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北德意志邦联
Flag of Bavaria (striped).svg 巴伐利亚王国
Flagge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符腾堡王国
Flagge Großherzogtum Baden (1871-1891).svg 巴登大公国
Flagge Großherzogtum Hessen ohne Wappen.svg 黑森大公国
Flag of France.svg 阿尔萨斯-洛林
魏玛共和国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阿尔萨斯-洛林共和国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Alsace-Lorraine.svg
但泽自由市 Gdansk flag.svg
波兰第二共和国 Flag of Poland.svg
克莱佩达区 Flag of Lithuania (1918-1940).svg
萨尔 Flag of Saar 1920-1935.svg
赫卢钦区 Flag of Czechoslovakia.svg
北石勒苏益格 Flag of Denmark.svg
奥伊彭-马尔默迪 Flag of Belgium.svg
今屬於  比利時
 捷克
 丹麥
 法国
 德國
 立陶宛
 荷蘭
 波蘭
 俄羅斯
面积和人口不包含殖民地
面积来源:[3]人口来源:[4]

德意志帝國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德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5]。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魏瑪共和國。

德意志的统一[编辑]

1871年1月18日, 德意志帝国凡尔赛宫 镜厅宣布成立。白衣者为 俾斯麦

1848年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後,德意志人民選擇小德意志方案,排除奧地利建立一個統一的日耳曼民族國家。普魯士威廉一世在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發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是在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為普魯士首相,並強行通過軍事預算,由他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6]普鲁士在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獲得勝利,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战争大敗法國,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並俘虜了皇帝拿破崙三世。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7]

政治體制[编辑]

1871年4月16日頒佈的帝國憲法,是按普魯士憲法基礎而成的,加入了有關帝國的新內容,它明確規定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區組成。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8]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憲法修正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帝國議會議員通過秘密選舉產出生來,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設382名國會議員,1873年起增至397名[9]。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因此實際功能並不大。

內政[编辑]

俾斯麥時期[编辑]

文化鬥爭[编辑]

一幅1875年的漫畫,描繪俾斯麥與庇護九世的鬥法
文化鬥爭結束後,利奧十三世和俾斯麥都要對方親吻自己的腳。

文化鬥爭是指俾斯麥在1870年代對抗天主教會的行動,天主教徒成為「帝國公敵」。早在1870年,第一次梵諦岡大公會議頒佈了教皇無誤論,由於德國天主教徒當中存有不同意見,使國家首次捲入教會事務。天主教徒於1870年12月創立中央黨(Zentrum),宗旨是保護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麥認為它是保護帝國的敵人,黨對教宗的支持使人們認為該黨效忠於教宗而非國家。中央黨在1871年大選獲得63個席位,僅次於民族自由黨(Nationalliberale)[10]。此外,俾斯麥認為中央黨會合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奧地利形成一股反德國勢力,加上天主教徒在1849年法蘭克福議支持大德意志方案,且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因此,俾斯麥發動一場「文化鬥爭」(Kulturkampf),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國的影響力[11][8]

文化鬥爭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間進行,俾斯麥透過一系列法律削弱天主教會的影響力。首先在1871年7月,俾斯斯廢除了普魯士的文化部天主教處。1872年3月頒布「學校監督法」,規定國家代替了教會對學校的監督。1873年又通過了一系列法案,統稱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職人員的培訓、任命和教會教育,禁止耶穌會在德國展開活動,拒絕服從這些法案的神職人員會被罷黜或拘捕[12]。1874年規定教會不能控制婚禮,婚姻事務由國家處理,人民須向相關部門登記才具有法律效力。1875年推出「糧倉法」,凡拒簽聲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動的教士將不會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貼。最後是1875年6月的「修道院法」,除了疾病服務社團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天主教仕團活動,並關閉所有修道院。許多抵制文化鬥爭的神職人員遭監禁或驅逐出境。然而文化鬥爭不但未能達致預期目的,反而使中央黨勢力越來越大,天主教徒充滿凝聚力,得到選民的支持。1874年大選中,中央黨在帝國議會席位上升一倍。由於這樣的反效果,加上俾斯麥害怕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en)與中央黨結盟,以及教宗庇護九世在1878年逝世,新教宗利奧十三世表示願意和解,迫使俾斯麥放棄與天主教徒的敵視,漸漸廢除相關法令,並改為與中央黨合作,文化鬥爭終告失敗[11][13][14]

社會党人法[编辑]

1890年的漫畫,領航員俾斯麥離開船艦,反映俾斯麥下台一事

統一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勢力日漸增強,雖然它的人數尚少,可是俾斯麥越來越視它為心腹大患,認為社會民主黨是「帝國的敵人」之一[8]。他們批評德國的內外政策,為廣大的工人們爭取較好的生活,因此漸漸成為了德國最有影響力的政黨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刺殺攻擊,事件中無人受傷,俾斯麥以此为借口向帝國議會提出一項社会党人法。不久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殺,傷勢嚴重[13]。 10月國會通過了社会党人法。社会党人法又稱反社會主義非常法,內容是禁止社會主義者的一切集會、組織、結社以及各種報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過國會拒絕立法禁止社會民主黨參選國會議員,使社會主義者在國會仍有一定影響力。社會党人法每三年重新通過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麥下台[15]

俾斯麥這政策的結果與文化鬥爭一樣,法案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助長社會民主黨的勢力[16]。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德國貧富懸殊惡化,不僅引起了社會主義者的關注,同樣喚起許多德國社會不同成員的關注,社會民主黨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為了壓制這些勞工階級的政治活動,便透過各種福利措施收買他們。在反社會主義同時,俾斯麥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權益的社會主義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縱使這些法案使德國成為世界首個具備完善社會保障的國家[17],但成效甚低,無法彌補俾斯麥與工人之間的裂痕。1890年國會拒絕通過社會党人法,皇帝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的首相職務,俾斯麥下台,反社會主義結束[15]

威廉二世時期[编辑]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可是他因咽喉癌於同年6月去世,只擔任了99日皇帝,由29歲的兒子威廉二世繼位,因此1888年又被稱為「三皇年」(Dreikaiserjahr)。威廉二世年輕,個性傲慢、專橫。他無法接受被俾斯麥控制,希望能親自參與政事,有一番作為[18]。年輕德皇與年老首相意見相左,1889年5月魯爾工業區的罷工事件後,威廉二世要求帝國議會制定完善的勞動保障法案,與俾斯麥的反社會主義背道爾馳。1890年選舉中社會民主黨人勢力急升,俾斯麥要求改更憲法,被德皇拒絕,最終在1890年3月18日俾斯麥向威廉二世請辭,結束了俾斯麥時代[19]

威廉二世在位期間共更換了7位首相。俾斯麥下台後,新政府當務之急是俾斯麥遺留下來的社會主義問題,並制定一系列法案試圖彌補工人與國家的關係,但成效不大。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繼任為首相,他採用溫和手段,推箔德國與歐洲各國簽訂貿易條約,為工人提供就業機會,並降低德國進口關稅。他的做法使工人生活水平得以改善,麵包價格下降,但引起利益受損的大地主的強烈抗議,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10月20日辭職[20]。接任的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對社會問題不了解,企圖限制人民的結社權,但被國會退回。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在1900年退休,接任的伯恩哈德·馮·比洛為平衡工業和農業的利益,於是恢復了一些商業條約,以及提高一些關稅。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錯事而在1909年辭職,當時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威廉二世時,威廉二世無意間說了一些有損與英國外交關係的說話,每日電訊報訪問員把稿交給宰相過目卻沒有發現出來,到公開時才發現,比洛只告訴德皇以後說話小心一點。接任的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富有和平理想,欲裁減軍備,主張和平方法解決問題,亦曾嘗試進行政治改革,但都失敗而回。

1914年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經濟陷入蕭條,戰事的拖延及高的死傷人數使人民厭倦戰爭,男丁被徵召,國內士氣低落,自1915年起德國國內開始出現糧食暴動,1917年還出現大規模罷工行動。同年霍爾維格政府被麥可利斯政府取代,事實上麥可利斯的首相一職被架空了,由軍事首長興登堡埃里希·魯登道夫領導,實行軍事獨裁[21]。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國黨成立,一心一意支持軍方領導政府,不少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的持續是因為猶太人還未從戰爭中賺取足夠利潤,反猶太主義死灰復燃。不久新首相馮·黑德林上台,之後不久馬克斯·馮·巴登被任命為首相,此時德國戰敗已成事實,軍事首長把政權交還給巴登的文人政府。此舉做法目的是防止聯軍提出苛刻的和談條件,及防止國內動盪不安擴大。新政府進行憲政改革,包括各部門向國會負責、文人控制軍隊、廢制普魯士三級選舉等。此外,國內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拒絕[22]

這些憲政改革是十分有限,不能滿足人心,1918年10月威廉港水兵叛變,不肯接受上級命令把艦隊駛出威廉港執行一項攻英任務[23]。此兵變觸使全國爆發大規模叛變,局勢急轉直下,首相在11月9日辭職,新首相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上任,當天下午德國社民黨人菲利普·谢德曼在國會大樓宣布共和國成立,威廉二世在晚間出走到荷蘭,德意志帝國滅亡。11月10日,人民代表委員會接管了政府事務。11月11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威廉二世的退位未使德國國內恢復秩序,此殘局交給威瑪共和國政府處理[24]

政区[编辑]

帝国本土[编辑]

在德国統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部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
Karte Deutsches Reich, Verwaltungsgliederung 1900-01-01.png
邦国 首都
王国Königreiche
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 普鲁士Preußen 柏林
Flag of Bavaria (striped).svg 巴伐利亚Bayern 慕尼黑
Flagge Königreich Sachsen (1815-1918).svg 萨克森Sachsen 德累斯顿
Flagge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符腾堡Württemberg 斯图加特
大公国Großherzogtümer
Flagge Großherzogtum Baden (1871-1891).svg 巴登Baden 卡尔斯鲁厄
Flagge Großherzogtum Hessen ohne Wappen.svg 黑森Hessen 达姆施塔特
Flagge Groß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 什未林
Flagge Groß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 诺伊斯特雷利茨
Civil flag of Oldenburg.svg 奥尔登堡Oldenburg 奥尔登堡
Flagge Großherzogtum Sachsen-Weimar-Eisenach (1813-1897).svg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Sachsen-Weimar-Eisenach 魏玛
公国Herzogtümer
Flagge Herzogtum Anhalt.svg 安哈尔特Anhalt 德绍
Flagge Herzogtum Braunschweig.svg 布伦瑞克英语Duchy of BrunswickBraunschweig 布伦瑞克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阿尔滕堡Sachsen-Altenburg 阿尔滕堡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911-1920).svg 萨克森-科堡-哥达Sachsen-Coburg und Gotha 科堡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迈宁根Sachsen-Meiningen 迈宁根
亲王国Fürstentümer
Flagge Fürstentum Lippe.svg 利珀Lippe 代特莫尔德
Flagge Fürstentum Reuß jüngere Linie.svg 罗伊斯-格拉(幼系)英语Principality of Reuss-GeraReuss-Gera 格拉
Flagge Fürstentum Reuß ältere Linie.svg 罗伊斯-格赖茨(长系)英语Principality of Reuss-GreizReuss-Greiz 格赖茨
Flagge Fürstentum Schaumburg-Lippe.svg 绍姆堡-利泊英语Schaumburg-LippeSchaumburg-Lippe 比克堡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鲁多尔斯塔特英语Schwarzburg-RudolstadtSchwarzburg-Rudolstadt 鲁多尔斯塔特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Schwarzburg-Sondershausen 桑德豪森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瓦尔德克-皮尔蒙特Waldeck-Pyrmont 阿罗尔森
汉萨自由市Freie Hansestädte
Flag of Bremen.svg 不来梅Bremen
Flag of Hamburg.svg 汉堡Hamburg
Flag of the Free City of Lübeck.svg 吕贝克英语Free City of LübeckLübeck
帝国直辖领Reichsland
Dienstflagge Elsaß-Lothringen Kaiserreich.svg 阿尔萨斯-洛林根Elsass-Lothringen 施特拉斯堡

海外屬地[编辑]

德意志帝國殖民地
太平洋地區
Gouverneurflagge.svg 德屬膠澳
Reichskolonialflagge.svg 薩摩亞
German new guinea flag.svg 德屬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諾魯馬紹爾群島
非洲地區
Flag of the German East Africa Company.svg 德屬東非 坦桑尼亞盧安達蒲隆地
DWAG.svg 德屬西非 喀麥隆多哥
Flaggenentwurf 7 Südwestafrika 1914.svg 德屬西南非洲 納米比亞
其他地區
天津德租界
汉口德租界
山東勢力範圍
黃河流域勢力範圍

經濟[编辑]

1881年 路德维希港巴斯夫化學工廠

德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國已工廠林立,但德國仍以務農為主,1852年期間約50%人從事農業生產。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區已組成關稅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間的關稅,促進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加上普法戰爭後得到50億法郎賠款,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突飛猛進,鄉村人民湧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力,成為工業生產的勞動者,1882年德國工業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40%,魯爾區更成為德國的工業中心,到了1914年德國農業人口降至總人口的三分之一[25]。德國的工業生產集中在魯爾區、柏林、中部和西南德國地區,主導了德國經濟發展。到了19世紀末,紡織品和鋼鐵工業成為德國龍頭工業,接著是化學和電氣工業[26]。縱使務農人口減少,但農業技術改良使農產量得以提升[27]。1873年俾斯麥創立帝國鐵路局,負責國家的鐵路事務,迅速擴建帝國鐵路網,1865年鐵路總長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達27,960公里,1913年更達63,378公里,大大減低了產品運費和運輸時間。德國的鋼產量亦大為提升,由1870年的140萬噸,去到1913年已超過1,000萬噸,煤產量由1843年的310噸,到了1871年增加至3,400萬噸,蒸汽機數量亦由1841年的40架增至1870年的5,000多架[28]。工商業發展訊速促使金融業的發達,德國各邦相繼成立銀行,政府亦統一了貨幣,設立帝國銀行,制定完善的商業法。在經濟高速發展達到頂峰時,1873年的大蕭條使德國經濟發展減緩,失業率上升,工人把經濟危機歸咎在猶太人身上[29]。德國在1879年改行保護關稅政策,以保護國內工農業,而德國經濟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復,此時期德國出現了新的工業,如化學工業電子工業。然而俾斯麥的保護關稅政策到了19世紀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國內物價高漲,還造成外國的報復性攻擊,使德國工業產品外銷不理想,在卡普里維時期才調整此政策[30]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最後20年,德國經濟發展繁榮[29]。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德國欲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準備,加上德國依賴從俄國和美洲進口的糧食,英國的封鎖使許多糧食無法進口至德國,改為向荷蘭和斯堪地那維亞國家購買,導致糧食短缺的出現。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為嚴重,麵包極度短缺,政府需要實施麵包配額管制,不少人營養不良並患上相關疾病[31]。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品也一樣,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婦女在工廠就業人數高達230萬,較1913年的160萬高出許多。

社會[编辑]

1871年的德國有4,100萬人,到了1914年已增長至6,770萬人,人口在43年內增加了四分之三,相反鄰國法國只從3,600萬增至4,000萬人。大批年輕人離開鄉村到城市尋找機遇,德國的大城市迅速擴大,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早期大多數工人居住和工作環境都很惡劣,工人工資較低,缺乏保障,住屋與公共設施未能配合人口湧入的需要,許多工人為節省開支,往往與數人合租一間住房。城鎮衛生不良,衛生設施較原始。城市的迅速工業化,對舊地主產生極大影響,這些容克地主以三級制支配普魯士的政治,但他們的勢力隨著工業化而式微[32]。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政府於是在1883年推出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911年的職員保險法,使德國成為一個擁有優良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此外政府又大力興建房屋,縮短工人的工作時間,1878年立法規定婦女及兒童不得從事對有害身體的工作,14至16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過10時。

1900年代,隨著科技發展,一方面帶來了不少問題,例如了水、空氣和土地污染問題,但另一方面亦造就了不少便民設施,不但政府提供供水、電力和煤氣服務,私人企業亦拓展這些服務,以及修建有軌電車改善城市交通網絡。大都市出現了地鐵,街道上亦出現了汽車[26]

德國國內男女不平等現象甚為普遍,婦女是沒有投票權的二等公民、法律對婦女的歧視、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權利、甚至在1908年帝國結社法通過前婦女是沒有參與政治權利,包括工會和政黨。戰前避孕方法極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漸漸下降,導致人口急增。德國出現了婦女運動,爭取教育和就業平等。資產階級婦女並對只局限在家庭領域的生活並不滿足,由於她們的女兒在完成學業與結婚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期,因此希望尋求更多教育和就業機會。1865年成立的德國婦女會和萊特會(Lette-Verein)便在帝國成立初期積極爭取這些要求。他們的努力在20世紀初漸見成效,儘管受到德國各邦男性的反對,女性終於能夠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33]

教育[编辑]

相比歐洲其它國家,德國的教育制度可以說是相當進步。19世紀初多數邦國通過立法,規定國民須接受基本義務教育。1871年,普魯士就有33000所初級學校,在學學童約400萬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學生高達650萬人。因此德國民眾識字率甚高,直到十九世紀末,每1000名德國人中,無法讀寫的文盲不到5人。學校向學生灌輸忠君愛國、紀律、苦幹的觀念,眾多課目中歷史科最為重視,學童須熟習國家歷史。然而只有少數人能在完成小學後繼續接受教育,只有關係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讀中學和大學。1871年的德國共有13,000名大學生,這數字在1885年上升至27,000人,而大學亦不鼓勵大學生以批評眼光判事[34][35]。普魯士女學生能參加1908年的高中畢業考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約有4,000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36]

科學文化[编辑]

候鳥運動

德意志帝國時間產少不少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思想、文化、科學等人物。維爾納·馮·西門子的電氣技術被後世廣泛採用,並製造了海底電纜。卡爾·博施改進了氨氣合成方法,使他取得了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戈特利布·戴姆勒卡尔·本茨在1885年製造了第一台汽車。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柴油。奧托·李林塔爾是首位能夠重複成功完成滑翔飛行的人,促使了飛機的發明。威廉·倫琴發現了X射線,使他成為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37]卡爾·馬克思提出了社會主義學說,無產階級革命。亞瑟·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對作出了描述。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攻擊人們自滿於呆板、淺薄和庸俗的生活。托马斯·曼的小說《布登勃洛克家族》記錄了德國北方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幾代人的銳變,描繪了1835年至1870年代間德國經濟與社會的變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人的個性和精神分析。浪漫派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纳的音樂劇主要以中世紀作題材,探究社會中的深層緊張關係[38]。此時期的繪畫已脫離浪漫派,進入寫實的風格,代表者有威廉·莱布尔,擅長描畫農民的生活和繪製肖像畫,代表畫作有《三位在教堂的婦女》等[39]

日常娛樂和大眾文化方面,亦呈現多元化特徵。19世紀末,年青一代興起了候鳥運動(Wandervogel),侯鳥成員穿著寬身、舒適的休閒服裝出到田野鄉間遠足、宿營等,希望能脫離社會的束縛,過著一種貼近自然身活的方式。這團體對現代政治和教育制度作出批評,有民族主義、反物質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的傾向。此外,人民相信實證主義,相信科學法則和進步的必然性。博物館和畫廊紛紛成立,不同的紀念碑亦在各城市建立,用以顯示日耳曼民族的歷史[38]。人民在經濟和公共生活上產生自我意識,成為了「城市的主人」。各種社交俱樂部和政治組織的出現,主導了公共生活、公民道德和價值觀念[33]

軍事[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 比利时边境附近堑壕内的德军士兵

德國軍隊在1870年只有40萬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國家實行徵兵制,全國男子都須要服役,期間不斷灌輸國家觀念,接受紀律訓練和意識形態的統一。軍官大多是來自貴族階級,1860年有65%軍官來自貴族家庭,可是這比例不斷下降,到1913年只有30%[40]

1890年代,德國出現了沙文主義團體,其中勢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協會,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提出奪取等國殖民地,再吞併歐美小國,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國,對當時的德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887年,通過了軍事法案,同意增加軍費。1898年德國海軍聯盟成立,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被任命為国家海军部秘書長,他倡議建造大型艦隊,並通過了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在1904年前建造19艘戰艦、8艘裝甲艦和42艘巡洋艦[41]。1900年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建造更多的船艦,並使德國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德國擴建海軍引起了英國關注,兩國展開了軍備競賽。1906年英國第一艘無畏艦下水後,使德國大為緊張,當時基爾運河威廉港的設備並不足以建造和容納此龐然大物[42]

1891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開始調整對俄法的作戰計劃,以速戰速決為原則,先在六星期內擊敗法國,然後目標轉向動員速度較慢的俄國,並在4個月內將其擊敗。此計劃最終在1905年完成,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計劃[43]。為了準備戰爭,德國軍費開支不斷增加,1879年只有4.28億馬克,到1913年已超過20億馬克,軍隊人數從1874年的40萬增加至戰前的75萬,390艘船艦,海員達8萬人。同時,威廉二世亦積極對外擴張,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派出「豹」號戰艦駛至摩洛哥,以示抗議。三國協約的組成,宣示了對立的軍事集團形成,1914年6月28日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德國介入戰爭,實行施里芬計劃,向法俄宣戰。戰事的拖延使雙方死傷慘重,1917年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威廉二世建議墨西哥與德國結盟攻打美國,促使美國加入戰爭。縱使俄國因十月革命而退出戰爭,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使德國能專心在西線作戰,但德國戰敗的命運已無法改變,山窮水絕。隨著保加利亞和奧匈帝國先後投降,德國最終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44]

外交[编辑]

大陸政策[编辑]

德国(蓝)和 奥匈帝国(红)建立的 德奥同盟

俾斯麥知道德國剛剛建國,位於歐洲中央,四面均是強敵,加上德國的建立改變了歐洲勢力均衡的狀況,使列強感到不安。因此,他任內採用大陸政策,宣稱德國是「滿足的帝國」,以安撫列強。他煽動英、俄兩國互相對抗、與結盟、阻止俄國擴張和孤立法國,目的是鞏固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873年,德、俄、奧結成三皇同盟,是一個很模糊的軍事盟約,三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所以三皇同盟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同盟。俾斯麥原以為法國需要一段很長時間,才能在普法戰爭巴黎公社中恢復元氣,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50億法郎賠款,迫使德軍撤出法國。俾斯麥不願意法國重新強大起來,在1874年藉口法國圖謀報復,在邊境集結軍隊,引發戰爭危機。俾斯麥相信三皇同盟剛剛建立,俄國不會反對德國對法國的行動,但俄國不希望德國過份強大,而法國又是一個能有效牽制德國的國家,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批評俾斯麥的行動,表示俄國不會視而不見,俾斯麥只好放棄行動[45]

1878年俾斯麥主持召開柏林會議,它對德國而言不僅是一個修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的會議,而是一個顯示德國實力的會議。會議中,德國極力討好英國和奧國,而俄國原有的利益在會議幾乎完全失去,使德俄關係惡化,三皇同盟已名存實亡。到了1879年10月,德奧結成同盟,條約規定締約國一方受到俄國攻擊,另一方應加入戰爭;意大利因為與法國爭奪突尼斯而在1882年加入該盟約,組成三國同盟。1879年德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限制俄國糧食入口,到了八十年代,德俄關係基本上無法維持,這時法國主動出擊,1887年提出法俄結盟,1888年提供5億法朗幫助俄國解決財政困難,1889年又提供19億給俄國。俾斯麥為了維持德俄關係,在1887年簽定再保險條約[46],規約締約國一方受攻擊時,另一方須保持中立,可是在1890年威廉二世拒絕與俄國續約[47],俄國轉為加入英法陣營[48]

俾斯麥宣稱德國是一個滿足的帝國,因此建國早年並沒有向外建立殖民地,以免與列強發生摩擦,所以德國的殖民帝國起步較晚。1882年12月6日在法蘭克福成立「德意志殖民事業協會」(Deutscher Kolonialverein),1884年在柏林成立「德意志移民團體」(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Kolonisation),這兩個組織在1887年合併。1884年德國在納米比亞多哥喀麥隆建立了殖民地,1890年成為烏干達的保護國[49]

世界政策[编辑]

威廉二世推行的世界政策,德國要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Platz an der Sonne)[50],藉以建立一個殖民帝國,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與列強發生衝突是無可避免的,導致與英國關係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德國承認桑給巴爾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則把黑爾戈蘭島讓給德國,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係。這條約使俄國把靠向法國,因為英俄兩國在遠東的殖民地競爭非常激烈,兩國並在1892年訂立法俄同盟,使俾斯麥的孤立法國的努力毀於一旦[51]。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注。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英吉利海峽示威。

由於俾斯麥時期並沒有向積極外擴張其殖民地,因此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已大大落後於列強。威廉二世掌政時便加快殖民帝國步伐,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獲,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係惡化[52]

1902年6月,德、奧、意延長了三國同盟,然而數個月後意大利私自與法國達成秘密協議,意大利承認在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三國同盟變得不可靠。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一項橫跨歐亞的鐵路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係越來越緊張。

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1906年,德法兩國在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召開會議,商討解決摩洛哥問題,最後雙方同意摩洛哥港口警察由法國和西班牙警察擔任,德國在會議中被孤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開進摩洛哥港口阿加迪爾。德國的存心挑釁引致英國介入,最後德法兩國簽署《摩洛哥-剛果條約》,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與德屬喀麥隆東南土地連接,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縱使危機解決,使德法關係惡化是無可挽回的事實[53]。1914年6月28日發生塞拉耶佛事件,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領土損失[编辑]

對比於現今,有一大片原屬於德意志帝國的領土現時是屬於數個歐洲國家的領土:

帝國時期名稱 現屬國家 現屬地區
阿爾薩斯-洛林  法国 法國的德語省份下萊茵省上萊茵省阿爾薩斯大区)和摩澤爾省洛林大区東北部)
歐本馬爾梅蒂地區  比利時 歐本馬爾梅蒂市,列日省鄰近德國邊界的兩個城市及鄰近自治区
北石勒苏益格  丹麥 南日德兰郡
赫魯欽地區(沿德國與奧匈帝國邊界延伸的一帶蘇台德地區  捷克 捷克境內西里西亞鄰近波蘭邊界的赫魯欽地區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該区德國人被苏军驅逐,亦發生於整個蘇台德地區)
波美拉尼亞省中部及東部

西里西亞
東勃蘭登堡
瓦爾米亞
馬祖里亞
西普魯士
東普魯士南部
波森省(當中數個地區人口主要是波蘭人)

 波蘭 全國的北部和西部地區,包括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盧布斯卡省瓦爾米亞及馬祖里亞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該区德國人被苏军驅逐)
東普魯士北部和哥尼斯堡  俄羅斯 俄國位於波羅的海的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該区德國人被驅逐)
默麥爾地區及默麥爾  立陶宛 克萊佩達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的克萊佩達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該区德國人被驅逐)

參考資料[编辑]

腳注[编辑]

  1. ^ Meyer, H.J. Meyers Konversations-Lexikon. Volume 4 5th.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1894. Deutschland (German). 
  2. ^ 威廉二世逊位书
  3. ^ German Empire: administrative subdivision and municipalities, 1900 to 1910. [25 April 2007] (German). 
  4. ^ 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the German Empire, 1871. [25 April 2007] (German). 
  5. ^ 德國文化史, p.248-254
  6. ^ 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 p.137
  7. ^ 德國文化史, p.242-248
  8. ^ 8.0 8.1 8.2 劍橋德國簡史, p.191-193
  9. ^ 德國史, p.488
  10. ^ 德國史, p.490-491
  11. ^ 11.0 11.1 德國史, p.494-496
  12. ^ 劍橋德國簡史, p.196
  13. ^ 13.0 13.1 世界現代史, p.351-352
  14.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51-55
  15. ^ 15.0 15.1 德國史, p.496-498
  16.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58-60
  17.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69-74
  18. ^ 世界現代史, p.352-353
  19. ^ 德國史, p.506-507
  20. ^ 德國史, p.536-538
  21. ^ 德意志帝國, p.191
  22.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129-131
  23. ^ 德國史, p.565-569
  24.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132
  25. ^ 德國史, p.511-512
  26. ^ 26.0 26.1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Industrialisierung und moderne Gesellschaft
  27. ^ 德國史, p.519-520
  28. ^ 德國史, p.513-516
  29. ^ 29.0 29.1 Deutsche Historische Museum, Industrie & Wirtschaft
  30. ^ 德國史, p.516-518
  31. ^ A History, p.114
  32. ^ 妳劍橋德國簡史, p.201-202
  33. ^ 33.0 33.1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Bürgerliche Kultur und ihre Reformbewegungen
  34.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64-66
  35. ^ 德意志帝國, p.104-110
  36. ^ Deutsche Historische Museum, Wissenschaft & Forschung
  37. ^ 德國文化史, p.254-257
  38. ^ 38.0 38.1 劍橋德國簡史, p.210-214
  39. ^ 德國文化史, p.258-314
  40.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67-68
  41. ^ Germany p.220-221
  42. ^ Germany p.222
  43. ^ A History, p.98
  44. ^ 德國史, p.538-542
  45.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118-119
  46.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74-81
  47. ^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p.120
  48. ^ 德國史, p.498-503
  49. ^ 德國史, p.504-505
  50. ^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Außenpolitik und Imperialismus
  51. ^ 德國史, p.546-549
  52. ^ 德國史, p.542-544
  53. ^ 德國史, p.544-546

參考網站[编辑]

參考書目[编辑]

参见[编辑]